2014-09-17 17:00:35 0人评论 1047次浏览 分类:新闻中心
【一】
为什么销售人员总能轻易地影响我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总是在我们注意不到的情况下,使用了认知对比原理。我们用一个实验来介绍认知对比原理。
心理物理学实验室的一个经典知觉实验,实验员让参加实验的学生分别坐在三桶水前面:一桶水冷,一桶水常温,一桶水热。学生把一只手放在冷水里,另一只手放进热水里面,之后教授会让他们把两只手同时放进常温的水桶里。学生脸上立即就出现了好笑又困惑的的表情。尽管两只水放在同一桶水里,可是刚刚放在冷水里的那只手觉得这是热水,放在热水里的手却觉得是冷水。
这个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体验到,这就是对比原理——基于之前的体验,同一样东西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二】
对比原理一直被各种商家使用的,它只是一个小原理,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回到开篇的例子,服装销售知道你准备买西装、毛衣和皮带,他会先给你看贵的东西——西装,然后才是毛衣或皮带等比较便宜的东西。像买车一样,销售也会和客户先谈妥了一辆车的大块价钱,再谈配件的小块价钱。几万美金都花了,还在乎几百美金吗?
Apple店里的销售人员同样精通此道,当你花好几千买了一台iphone,ipad,或者是macbook,那么相对于这些东西价格,保护膜、后壳、保护套、鼠标等其他配件价格就会显得比它实际的价格低。只要销售说一句:“贴个膜买个壳吧。”或者我们在网页上看到,“有80%的人买了这款产品后还买了XX保护膜”,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影响,而他们的销售量也跟着上去了。
对比原理是一种潜意识说服,如果不告诉你就根本不知道是这么回事,而且就算知道了也照样会中招。有这么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想买一辆自行车,父母要她自己去赚钱,她利用暑假、寒假、放学的时间去卖饼干,竟然在一年时间卖出了四万包。饼干公司的人发现全公司没有人能像她卖出这么多饼干,小女孩竟然打破全公司记录,专家开始研究她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她准备了一张价值三十块钱的彩票,她每次去敲人家门的时候,她卖的是彩票,她一敲门就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想要买一台自行车,放假时间来卖彩票,三十块钱,如果你运气好可以赚到一百万,大家都觉得彩票太贵,但她一直坚持说服人家,大家都很同情她,但都说太贵了,这时女孩马上拿出十包饼干,一副很可怜的样子说:"那这里有十包饼干两块钱,你买吧?"然后马上就会有人买了。她就是用对比原理,一下子卖掉十包饼干。
【三】
除了经济上的运用,认知对比原理还能在生活中像下面这位小姑娘(小姑娘貌似都很狡猾?)这么玩。
亲爱的爸爸妈妈:
打从我上了大学,一直疏于写信回家,真是不好意思。我要向你们报告我的近况啦,但在你们读下去之前,请先坐好了。没坐好之前千万别往后面读,好吗?
啊,我如今一切都好好的,我的颅骨骨折和脑震荡差不多已经好了 —— 那是我才到这里不久,因为宿舍失火跳出窗外摔伤的。我在医院里只带了两个星期,现在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烦人的头痛每天也只来一次。幸好,宿舍着火后我跳出去时,隔壁加油站的伙计看见了,他马上打电话找了消防队,叫来救护车,他还到医院看望我。由于火灾之后我无处可住,他好心地邀我去他的公寓住。其实那就是一个地下室啦,不过是很可爱的那种。他是个非常好的小伙子,我们深深地堕入了爱河,还打算结婚呢。我们还没有订好具体的日子,但肯定是在别人看得出我怀孕之前吧。
是的,爸爸妈妈,我怀孕了。我知道你们有多想升级当爷爷奶奶,也知道你们会欢迎我的宝宝,给他无私的爱护与关怀,就像我小时候那样。我们婚期延后的原因是,他有点小小的感染,我们通不过婚前血检,因为我也不小心从他那儿传染了。我知道你们会张开双臂欢迎他加入咱们家。他很好,虽说没受过什么良好教育但挺有上进心的。
好啦好啦,我要给你们带上我真正的近况啦。我想说的是,我的宿舍没有着火,我没有摔成脑震荡,也没有摔断了骨头,我没有住院,没有怀孕,没有订婚,没有感染,连男朋友也没有哦。不过,我的美国历史得了个"D",化学得了个“F”,我希望你们能从正确的角度看待这些分数。
你们可爱的女儿
雪伦
【四】
可爱的雪伦啊,你的历史化学可能很烂,但心理学估计能得个“A”。麻省理工大学 Dan Ariely 教授在实验中也发现了“对比原理”的好玩之处。他在《经济学人》杂志看到了一则广告,里面有3个选项,他对于人们会怎样选择很感兴趣,于是把这则广告给100个学生让他们去选:
1、59美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电子书;
2、125美元订阅“经济学人”一年实体书;
3、125元同时订阅“经济学人”一年的实体书和电子书。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结果是,16%的学生选择了“1”,84%选择了“3”。没有人选“2”。啊,没有人选“2”,貌似是个无用选项呢,于是他去掉选项“2”,让100个学生再选一次。结果,这次有了让人出乎意外的逆转。有68%的学生选择了“1”,32%选择了“3”。
为什么?相信看到这里的读者已经明白了又是认知对比原理在作怪。虽然中间的“2”选项没人爱,可以算作一个没有用的选项,但实际上它在人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起了重要的对比作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你我的选择。
人们对好坏的价值判断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先跟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聊天,接着插进来一个相貌平平的家伙,我们会觉得第二个人简直糟透了 —— 但其实TA并没有那么糟糕。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看美女的照片,会对自己的妻子越来越不满意;经常看朋友圈里各种晒,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
对了,你现在应该也知道,该找个什么模样的同性朋友和你一起去约会网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