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17:56:50 0人评论 803次浏览 分类:新闻中心
美国商务部宣布12月11日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终裁结果。一旦美对华光伏二次“双反”落定,将祸及中国光伏逾30亿美元的出口额。基于欧盟2012年对中国光伏发起的贸易战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解决,在美对华发起二次“双反”后,国内业界也希望并着力以同样的方式化解争端。然而,这样的希望基本趋于渺茫。为什么呢?我们已经错失了手中的谈判筹码。
年初,我国相关部门实施了“对美国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53.3%-57%反倾销税”的贸易救济措施。此后又发布了58号文——暂时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如果坚定此政策,就可以通过缩减进口量从而给美国多晶硅巨头施压,反逼其游说美国政府和业界在“双反”中让步。但58号文发布后的很短时间内,国内各地基层部门突击审批了大量对美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申请,其贸易进口总额达逾10万吨!这相当于美国企业获得了来自中国为期一年的市场需求保障。因此,我们对美国发起的多晶硅双反,对其产业的威胁微乎其微,好容易获得的谈判筹码就此逐步失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或许本次化解美对华二次“双反”希望渺茫,但我们要总结经验,应对国际反倾销到底有哪些谈判策略?
一 、事前化解
在贸易摩擦发生之前,通过包括业界沟通、合作等途径及时化解,避免进入复杂的调查程序应该说是一个不错选择。当然,及时化解需要具备相应条件,比如,申诉不符合法律要求、各方均能通过努力实现化解所需的预定目标等。
二 、全力应对
一项申诉进入法律程序后,涉案方宜选择精细化应对,通过填答问卷、有力抗辩等方式都可能获得好结果,有些涉案企业还可以借此稳固自己在出口市场上的地位。
三 、敢于打“规则战”
要懂得利用国际通用的争端解决机制,这是解决反倾销非常好的一个办法,可以避免贸易摩擦、经济摩擦所引起的极端的后果。
四、抱团争取筹码
深入来看,为何此次对美太阳能级多晶硅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根源在于中国光伏产业上下游无法合力,下游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担忧禁止进口海外多晶硅,会引发成本上升。而美国企业却知道利用中国企业之间的矛盾,有策略地阻止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最显而易见地就是美国上下游间会搁置争议,一致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