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 18:24:51 0人评论 2551次浏览 分类:新闻中心
沟通可分为两大类:一致性沟通与策略性沟通(黄焕祥&麦基卓的中文版书《懂得爱》),前者是用来创造更亲密的关系,以呈现内心世界的完整发生并与对方核对分享的方式展开,又被称为亲密关系沟通;而策略性沟通是用来成一个外在目标,常应用在职场或社交场合,并不完整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若整合两种沟通方式,可令沟通更圆满。
一致性沟通模式来源于萨提亚对沟通模式的区分(她将沟通模式分为五种: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性,详见其中文版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后经加拿大黑文(Haven)心理学院创始人黄焕祥&麦基卓的发展,一致性沟通得到丰富与实践,详见其中文版书《懂得爱》。
一致性沟通包含沟通九个要素:邀请、感官信息、解读、感受、意图、背景,并与对方核对。因此又称为完整性深度关系沟通。
以下以案例形式展开,本案例来自懂得生命微信群内对话:
Feng: 个人成长学习爱好者
Yang: 杨发明博士
Feng:如果在沟通中,对对方有负向感受,如何表达负向部分,又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受伤害?
Yang:我想作个真实的示范练习,想对你现在作一个负向感受表达,你愿意吗?(意图、邀请)
Feng:可以。
Yang:
我刚刚留意到你在提问此之前的几段沟通,我留意到你在我与他人互动时有几次都是提出一个与此主题无关的自己要问的问题(感官信息). 我判断你在表达自我需要时很有勇气(解读),这部分我很欣赏(感受)。
同时,我解读你对他人的看法与感受并不关心、也不敏感(解读)。比如今晚要求我或请求我发例子时并无足够的关照他人的考虑,没有考虑我的工作量,以及你个人对此投入去负责解决的程度,我感到不舒服、不被关照与理解(感受).
我的意图是通过此沟通过程呈现你刚才要求的负向感受表达范例学习,我还有一个意图是,这比找他人的例子更有利于你,可以切身体验到。因此未找例子而直接与你用此模型沟通(意图)。想听到你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你同意我对你的判断与解读吗?(核对与邀请分享)
Feng:谢谢!我的感受是:惊奇、赞叹!我同意你说的,你确实说出了我在沟通中的核心问题,指出我的成长空间!我未来会积极改进[抱拳][抱拳][抱拳]! 我只是表达了我的疑问,没有想到我的疑问已经让责任心极强的群主在考虑如何回应。我确实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因为我自己是专注做事,解决问题的人,我没有那么多感受,今天你让我看见,别人不是我,我需要更多照顾到他人的感受,过去的我没留到!现在感觉与你靠近!
Yang:我也很开心,很欣赏你的勇气与领悟力。
小结一下,通常表达负向感受的一致性完整沟通,沟通双方关系会变得更深入,关系的距离从长远看多是变得更近,当然也有风险,需要双方有足够的信任与情感帐户。当我们以呈现自己真实的内在发生的方式去沟通时,只是一个镜像,没有指责对方,没有绝对化判断,没有对错,没有操控,没有策略,意图是良善的,这样的沟通不会伤害对方。
同时,我的信念是:不先假定对方是会受伤的,相信对方有足够的心理力量可以接受他人的真实呈现,以恰当的完整的一致性沟通不会伤害对方,对方听完了有负向感受是OK的,经历负向感受而不成为一个受害者,是一个人内在成熟的必经过程。
本文转自杨发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