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3 13:33:35 0人评论 975次浏览 分类:新闻中心
今年10月初相关主管部门就一汽-大众股份比例调整表态之后,中国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就此事展开实质性讨论。不过,两个月之后,双方谈判仍在持续。中方要求德方增持9%股权的条件之一是提供大众和奥迪品牌技术以支持一汽集团自主品牌发展。但来自大众方面信息显示,由于这些技术涉及多项德国大众核心专利,难以现阶段提供给一汽集团自主品牌使用。因此,一汽大众股份比例谈判进入拉锯战,技术转让成博弈焦点。
现如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而孰强孰弱,看看大街上跑的汽车,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汽车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竞争,技术是汽车品质的保障,是让消费者买单的关键。但问题是,我们当年技术换市场的期待成了空洞梦想,市场换出去技术却没换回来。类似一汽大众这样的合资品牌在合资谈判中始终难以避免陷入“不同意就影响品牌,同意就丢失主动权”的两难选择境地。如果市场换技术的路不通,接下来该怎么走?当然是发展我们的自主核心技术,这才是我们与外资品牌合作时的最大筹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途径建议:
途径一、技术研发练内功。虽然技术研发是一个缓慢过程,但也要避免企业赚钱就不思进取的心态,着力投入加紧自主技术研发。
途径二、高薪吸引请外援。在保证不侵犯已有技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高薪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参与进来,组织优秀团队一起合作学习。
途径三、兼并收购买技术。密切关注国外行业动态,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可以找准对象在必要时像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进行跨国兼并收购买技术。
途径四、对外投资用人才。抓住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协定全面开花的良好机遇,积极主动对外投资建厂,招聘吸纳当地人才为我所用。
当然,技术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在后续合资谈判中邦思迈提醒合资企业注意两点:一、绝不能再有市场换技术的思维;二、关键技术谈判一定要绑定时间,不能技术刚谈回来,转眼就成了别人的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