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5 18:54:25 0人评论 951次浏览 分类:新闻中心
引帆培训注意到近日,网曝西安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手术台上玩起了自拍,这组照片很快就被网友大量转载。与此同时,也拉开了民众的愤怒之弦,舆论开始强力控诉对医生的种种不满,一场关乎“医德”的辱骂在网上肆意泛滥,医患之间的纠纷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还好媒体理智地为我们揭开了当日内幕——医生们成功完成一台长达7小时的手术,除了手术成功的喜悦,还有对即将搬离的老手术室的留恋,此外,拍照时也争得了病人的同意,可以说合影合乎情理,就此这场争议才慢慢平息。
虽然事件最后得以“真相大白”,但我们也应反思,为何刚开始会惹来网上一片骂声?其实是公众的负面折射心理作怪。什么是负面折射心理?举例来说,医生对某病患笑容稍灿烂了些,有人就想他是不是收红包了;医生按流程要病人先拍片再开药,有人就觉得医生黑心想拿提成;医生开了四分钱的药,也有人会觉得医生想借此出名……这样当大家看到一群医生微笑站在手术室里拍照时,会认为医生失医德,拿着病人开玩笑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为什么我们会对医生产生这样的负面折射心理呢?这是如今脆弱的医患关系导致。当媒体曝光出众多的医疗黑幕,当黑心医生干得黑心事儿在舆论中一次次发酵,公众脑海中就多了一根敏感的弦。特别是在很多人印象里,医生与自己处于强弱势地位,自己只能尽量讨好医生,不自觉中就将自己和医生放到了对立的两端,从而一旦出现疑似医生有失医德的举动,大家就会“如临大敌”,赶紧指责,以此“泄愤”。
同样的道理推广开来,我们也能在企业管理中看到这种负面折射心理,领导的一句话很容易会被员工从负面解读。比如领导说我们准备最近加工资了,当然权责对等,加了工资也得绩效提升,在员工看来就是最近又得变相加班了。因此在管理中,优秀的领导就要尽量帮助员工打破的和克服这种负面折射效应。同样的,医生作为一种攸关生命的职业,同样要时刻谨记自己的特殊身份,自拍可以有,但从公众沟通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地点和方式方可行。